`
ndi88ndi
  • 浏览: 18442 次
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>>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从墓葬看契丹文化

 
阅读更多

从墓葬看契丹文化
2009年07月04日
  辽代文化处于唐宋嬗变与胡汉交融的历史交叉点上,因此,它很自然地吸取了汉族、契丹族以及西域各族的文化特点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。  契丹属东胡族系,是鲜卑族的一支,曾是雄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之一。最初只有“白马”和“青牛”两个部落,后来子孙繁衍,逐渐发展为八个部族。唐代末年,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八部,建立了契丹国,之后改称“辽”。“契丹”是“镔铁”的意思,表示非常坚固,因此,后来与辽对抗的女真建国,国号就为“金”,取其“比镔铁更加坚硬”之意。
    自上个世纪初,西方传教士、日本考古学家抢先对辽代墓葬进行了调查发掘,加之军阀的破坏,使得许多辽代墓葬,包括一些皇陵遭到严重的破坏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考古学家陆续在内蒙古、辽宁、河北等地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辽代墓葬,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的文物,为我们了解辽代文化的真实面貌提供了准确直接的资料。  
    胡服便利 中原仿效
    衣饰制度,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。从考古发现的实物及墓葬壁画中可以看出,辽代的服装,多为长袍左衽,圆领窄袖,腰间束带,下穿长裤,裤在靴简之内。其中长袍两侧或者后部开衩,是为了骑马方便所设计,俗称胡服。由于在日常生活中,胡服比较便利,因此中原人纷纷效法,以至于宋朝皇帝要颁布法令,禁止汉人著辽朝服装。
    辽代服装的质料以丝绸、皮革为主。辽宋交战多年,辽代的丝绸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宋得来。在工艺方面,普遍采用汉民族的窠丝工艺,尤以团窠最为多见。这是唐宋以来丝绸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图案形式,一般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,外围有明显的分界。辽代服饰图案中,既有凤鸟、喜相逢等汉族传统的吉祥纹样,又有大雁、海冬青等带有游牧民族特色的图样,除此之外还有为相花纹以及环形卷草等佛教题材纹饰,题材非常丰富。这些图案花纹与亚洲游牧人常用的野兽风格装饰有所不同,被称为“游牧人的温清艺术”。
    
    十根手指 十一枚戒指
    除了服装之外,冠、耳饰、臂钏、戒指、项链以及缨络等也是辽代贵族经常佩戴的装饰品。冠和缨络华丽繁复,不适合草原上征伐射猎的游牧生活,应该是皇室和贵族参加盛典时的尊贵装饰。辽代妇女对耳饰非常重视,据史料记载,辽承天太后会见宋朝使臣的时候,“冠翠花,玉充耳”,连侍女都以黄金为耳饰。手镯、臂环、项链、戒指等装饰也大量出现。戒指也是非常流行的装饰,辽陈国公主墓中,公主十个手指就带了十一枚戒指。
    蹀躞带是契丹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是从腰带带口的穿孔引出下垂的细带,贵族用的带饰有金、银、玉、铜等质地,一般平民则系革带或麻腰带。以带束腰,男女皆如是,便于骑马奔驰,适应草原生活,而且当武士骑马驰骋在草原上的时候,向后飘摆的蹀躞带更加衬托出骑士的威武。辽代陈国公主墓中,驸马腰闲的蹀躞带保存完整,带头饰有金银,带身镶嵌玉片,带上悬挂有银刀、刺鹅锥等用具。  
    面具与死者脸部钉在一起
    除了日常的服装以外,辽代墓葬中,还有两件其他朝代未见的丧葬服饰――面具和网络。使用面具是古代契丹族所特有的一种葬俗。为死者戴面具的葬俗除了埃及、希腊和拉丁美洲的古代墓葬中偶有发现外,在我国,只在辽代契丹族的小部分墓葬中出土,因此面具在辽代墓葬中便成了判断族属的特别标志之一。迄今为止,考古发现的面具有金、银、铜三种,用铆钉与面部连接在一起。面具质地的不同,反映出墓主人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差别。最高级别的金面具,只有像陈国公主与驸马那样地位显赫的人才有资格享用。辽代金属面具的形状,是按覆盖面具的死者的脸形打制的,所以面具所反映的面容、性别和年龄是不同的。面具面部表情约有三种:其一,两目圆睁,作生前的样子。可见于陈国公主与驸马两件金面具。这应是辽代早时期的面具特征。其二,双目闭合,作沉睡之状,表情安详恬静。这是面具中常有的表情,辽中期至晚期多采用这样的表情。其三,面部含有笑意,可能与人死进入天国的思想观念有关,是辽代晚期作品。
    辽墓网络与汉代的金缕玉衣很相似,穿著于墓主的躯体上,分为上下身,各部分分别编织成型,穿戴卷裹在死者内衣之外,网络之外加有外衣,分为银丝和铜丝二种,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,一般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够享受到这样的礼遇。面具和网络这些葬俗与契丹人的原始萨满教信仰有关:它结合了佛教、道教的因素,最终形成了这种特殊的葬俗。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